厌学是指学生不喜欢学习,找不到学习状态。
厌学分几个阶段,首先表现为因为反应不及其他同学快而觉得自己笨,或者基本跟不上,从而厌学;其次,爱面子或重视他尊的学生会很受伤,当成绩好的时候,感觉有面子,成绩一旦下降则会降低自我评价而厌学;再次,因不喜欢某一具体的老师及其讲课风格,与之对抗,于是讨厌相关科目而厌学;第四,成为被迫学习者,不想被牵着走,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情,是家长和老师的事情,与家长和老师较劲而厌学;第五,没有培育起来学习兴趣,找不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和门道而厌学;第六,对学习存有认知上的偏差,学习的真正目的走向了偏离,将考上重点大学、有个好工作作为学习目的,目标短期达不到而厌学,这样的目标期待不能够马上达成,所以,对当下学习没有任何奖励作用。
学习不是为了有个好成绩,上个好大学,或者有个好工作,而是让大脑转起来,也就是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开发智力,为成才打好地基。其实,学习和游戏一样,本身都有其内在的乐趣,它们都有一定的难度,只要难度设置合理(难度过大会产生畏惧感,难度过小会产生厌倦感,有难度但努力就能够跨越是合理的难度),每次跨越学习的挑战之后都会提炼出来小的成就感,这些小成就感才是最好的奖品,它是找到学习状态的根本性快乐支撑,也是解决厌学问题的最好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