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卑成因与解码(内因心理学)
来源:内因网
日期:2016-12-10 10:38:23
点击:961
属于:心理杂谈 自卑是指因感觉不如别人优秀,或不如别人有位次而产生的一种低下的感受。自卑感在未成年人中比较普遍,它产生于不恰当的社会比较。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之心理问题的根源,这是把结果当成原因,是精神分析的错误所在。其实自卑不是原因,而是行为(社会比较)的结果,但是,它可能对下一次行为起谬引作用和吝情作用。
人有三类资源可以利用,一是自然资源,二是社会资源,三是自由资源。自然资源是指基因、体相、性别等方面的特质,社会资源是指出身、地位、名利、社会关系和资源等方面的积累,自由资源是指勤奋、努力、爱心、责任等方面的取向。自然资源是自然选择的产物,参历者是没有机会选择的,社会资源是社会选择所致,个体的参历者也没有机会去选择,或者只能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去为而不争,自由资源是参历者可以选择和改变的因素。自卑者往往去比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,不及别人是正常的,他们却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上的缺失不正常化,而在自由资源上不去作为。轻度的自卑是正常的,它可能成为奋进的动力,中度和重度自卑则是有害健康的,把自己正常化,并返回参与本身,去习得经验和能力,从而在自由选择上去发展自己才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正解。